上周,广东73万考生参加了高考。很快,他们即将面临与高考同等重要的博弈——高考志愿填报。为帮助广大高考生解答选专业的困惑,记者为此采访了熟悉高校专业设置的陈然老师,请她提前为广大高考生支招。 先选专业,还是选学校? 参考“学科排名”来选院校 每年志愿填报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是在选择学校,而不是选择专业。刚好分数达到名校录取线,就选择服从调剂。觉得分数优势不明显的学生,甚至会故意选择名校的冷门专业。至于怎么度过4年的大学生活,用人单位如何评价该校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入读该专业能否获得企业、机构的实习机会,倒是很多学生没有考虑到的。 点评:事实上,企业在长期用人的过程中也变得越来越务实,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因此,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去什么学校读这个专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影响最为深远。学生要了解国内某所高校的某个专业的办学水平等,不妨参考一个指数,就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学科评估结果,或者也可以通俗地称之为“学科排名”。一般而言,学科排名靠前的院校,其专业研究均领导国内该领域研究的前沿,与行业联系更为紧密,业内知名度也更高。其课程设置原则上会更为优化,老师与业内大型企业和知名企业的合作也更为广泛,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践机会。 学校的发展历史与专业布局等情况,也是需要考量的。一般而言,学校发展历史悠久,学科专业布局相对稳定,其优势学科专业的实力当然更强。而新建本科院校,或新升格本科院校办学历史相对较短,某些专业尚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传统,那么在人才培养上可能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有较大差距。 另外,不同种类院校同一专业培训的侧重点也不同,比如说,同样是心理学专业,综合性院校可能偏重于应用型理论的学习,师范类院校可能偏重于心理学在教学类的应用研究,而医学类院校更偏重于心理学在医学方面的应用等。 按就业率选专业靠谱吗? 看国际形势也看兴趣爱好 部分学生会借助毕业生就业率、紧缺职业清单、冷热门专业等进行专业筛选。例如学生如果留意到今年4月发布的《2012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白皮书》,发现哲学类、法学类、医学类、公安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就可能不选择这些专业。 点评:如果学生真的想根据市场需求来选专业,应该留意全球经济模式的变化、国家调控等方面,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未来就业形势,而不是单靠一两个就业率报告。最实际的办法是,在填报志愿前,通过做职业测评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根据自身情况定好职业目标,根据职业目标选择专业。 如果学生的职业目标适合报读英语、法律等“万金油”专业,那还需要拓展其他专业的知识,才能有过人的竞争力。比如,在修读英语或法律专业的同时,辅修一个专业,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医疗等,通过两个专业的交叉,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成为某一领域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而如果学生的职业测评结果,显示学生适合设计类、新闻传播等专业,就要留意所选择的学校,其专业老师有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是否受聘于某个品牌或者媒体,这样的老师就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多实践的机会,也能够传授学生更多实际操作的技巧。若学生选择历史、化学、生物等研究型专业,就要考虑学校是否具备高水平实验室,是否有相关的重点学科以及博士点和硕士点,老师的研究成果是否出众,其论文发表情况如何等。 全新开设的专业能报吗? 了解清楚师资课程再报 今年,教育康复学、阿姆哈拉语、吉尔吉斯语、水生动物医学、生物医学、傣医学、陶瓷艺术设计7个本科新专业,在国内开始招生。有学生和家长担心新专业的就业问题,毕竟没有前车可鉴,可以报考吗? 点评:学生、家长应该深究学校为什么会开设这样的专业,是出于招生考虑?还是适应未来3~5年的市场需求?还是为了扩建学校规模,借此争上硕士点、博士点?新专业的教学内容是哪些课程?教学安排如何?师资如何?最好都尽可能去了解清楚,再作决定。 相较之下,国外学校开设新专业通常较为严谨,且通常以强大的就业需求为开设的主因。例如大部分的加拿大社区学院每年都会应加拿大就业需求,对专业进行增减调整;而以澳大利亚优势专业——会计专业为例,澳大利亚高校即使要开设会计专业,也需要积极跟澳CPA会计机构进行沟通,共同制定适合学生的课程,帮助学生能进入该领域就业。另外,由于现在企业对复合型人才存在巨大需求,英国院校也看重这个需求,开设了工程管理等多个复合型专业,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从业优势,而不是只具备单一方面的能力。 国外读大学 大三以后才选专业 据留学专家介绍,与国内的高中生填报志愿时候的抓狂、拿不定主意相比,国外高中生对于专业选择非常淡定,他们之所以可以做到这样,得益于他们的教育体制。欧美高中课程会更加人性化。比如美国、加拿大高中四年教育中不仅提供基础课程,而且还有丰富实用的选修课程,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这四年学习过程中了解自己,为自己未来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打下良好的基础。 进入大学之后除了换专业容易之外,国外的大学通常大一、大二不分科,大三、大四再选也不迟。所谓“不分科”也不是完全不分,只是用一种文、理、工、商大方向式的课程来解决学生对专业不确定的纠结。比如英澳的大学预科课程,美加的通识教育,都是将选专业的难题推迟到了大学入学两三年之后,这个时候的学生思想认识已趋成熟,对未来的规划已见雏形,可以结合学习情况和社会需求,理性进行专业的二次选择,这样一来选错的几率会降低很多。另外,国外高校的网站上对各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公布得非常详细,申请人可以在选择前进行认真的对比分析。
相关阅读
高考填志愿:一本以上选学校 一本以下选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看就业出路选专业
高考专家支招:高考平行志愿这样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