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考资讯/综合评价招生/利好!2022综合评价招生趋势预测!2021这些变化影响重大!

[综合评价招生]利好!2022综合评价招生趋势预测!2021这些变化影响重大!

随着各大院校综合评价投档线陆续公布,2022年综合评价招生正式开启。2021年综评和强基相较于2020年有哪些变化点?2022/2023届怎样备考?前途问鹿App团队将详细说明,欢迎大家分享推荐给更多需要的人。

前途问鹿App,

[爱心]前途问鹿是一个会员制生涯发展学习平台。 [爱心]欢迎下载前途问鹿App参加专家升学讲座。 [爱心]每天一节规划课,生涯从此不迷茫~#高考# #大学# #前途问鹿#

视频号

政策变化趋势

实施范围有增有减

2021年全国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共计90所,总数量相对于2020年有所减少,中山大学、部分浙江省属三一院校2021年取消综合评价招生;

2021年部分院校招生范围扩大,如北京外国语大学面向全国招生、华南理工大学增加山东、江苏、浙江、上海招生;

2021综合评价针对多省市招生院校及招生范围▼

2021年综合评价招生针对多省市招生院校    

院校    院校层次    招生区域    

中国科学院大学    顶尖一流    7个省市:北京、山东、江苏、浙江、陕西、湖南、四川    

北京外国语大学    211    全国    

南方科技大学    新型重点    23个省布: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海南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中外合作    18个省市:北京、广东、山东、安徽、福建、陕西、湖南、黑龙江、四川、河南、河北、湖北、山西、江西,重庆、内蒙古、上海、江苏    

上海科技大学    新型重点    18个省市: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四川、贵州、云南、辽宁、天津、湖北、陕西、湖南、甘肃、重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重点院校    6个省市:广东、浙江、上海、山东、福建、江苏    

昆山杜克大学    中外合作    22个省市: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新增:江西、黑龙江、内蒙古、广西    

上海纽约大学    中外合作    全国    

华南理工大学    重点院校    5个省市: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上海    

虽然招生院校有所减少,但是考生通过综合评价录取的机会变得更多了。

招生计划增加、入围比例扩大、报名人数上涨

2021年各省招生计划总体呈上涨趋势,部分院校招生计划增加,也有少数院校招生计划减少,但各省招生人数总体还是上升的;

与去年相比,2021年部分院校入围资格名单扩大。例如:江苏省2021年入围比例从去年的3倍扩大到4倍;

2021年大部分院校官方并未公布报名人数,经统计发现,2021年各校综合评价报名人次基本都有所增长,越来越多的考生了解、选择报考综合评价。

招生条件变化不大

2021年各校招生模式趋于稳定,低年级考生可以参考今年招生简章看看自己符不符合条件。

部分院校综合成绩测算调整

综合评价综合成绩大致可分为3种:“631”“8515”“73”,2021年部分院校改变原有的占比标准,江苏省综合评价院校改变较大,高考分数占比更多,由此预测未来综合评价招生会更加注重考生高考成绩。

如:山东大学材料和计算机类问到:为什么选择该专业?对大数据了解多少等。

考试以专业性及常规性问答为主

今年综合评价面试方向跟去年还是有很大不同,去年面试重点更多的聚焦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比如:新冠疫情、中美贸易关系、人工智能等。

但今年面试涉及到热门话题相对去年要少的多,很多高校把面试聚焦在专业性问题上,此外,更多的高校尤其是省属高校重点把面试集中在对考生个人方面及对学校和专业了解方面。

得校测者得综评,校测竞争激烈

在综评招生计划数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扩大校测入围比例,则代表选拔的区分度在校测阶段。因此校测将是拉开分数差距的主要竞争场,尤其是数学、物理学科。

2022/2023届备考建议

前途问鹿App团队分析01

报考综合评价更要注意平时成绩

从各大高校的综合评价招生简章来看,各校除了高考成绩外,也都很看重考生平时期末成绩,比如一些院校要求考生高中三年期末考试在年级前10%-30%。所以,各位考生也要一定要注意平时的考试成绩。

02

提前准备各种奖项材料

优秀学生永远是竞赛、综合成绩双路径培养。不论政策如何调整,选拔人才的核心不会变,优秀考生路径永远是综合成绩+学科特长两条路,尤其是重点院校。在综合评价报考中,竞赛成绩绝对可以提高初审的通过率,如果考生在高中正常学习之余有精力一定要尽早接触竞赛,大部分院校认可各种文理科、科创类赛事,还有少部分院校认可个人专著、发明专利等。

03

多关注综合评价报考信息,了解相关政策

提前关注政策走向,提前了解高校招生政策。近几年正处于政策调整期,变化较大,如不做提前研究,很容易临时抱佛脚,仓促应对,对考生的报考带来直接影响。

04

生涯规划要趁早,关注多元升学路径。

不论是新高考选科还是名校升学,基于清晰自我认知的生涯规划愈发重要。低年级家长考生务必关注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少年班、清华数学领军计划等多元升学路径,以及重点校体验营活动,争取更多升学机会。

如果觉得本文有用,欢迎分享给更多人!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

高考志愿帮中国大学排行榜